《畫說中國歷代甲胄》的作者長期研究中國歷代甲胄,多次實地考察建筑壁畫、出土文物及存世雕刻實物等,參考已有的考古成果和歷代資料文獻,結合自己多年來對歷代甲胄服飾形制的理解與推想,以繪畫分解的方式,直觀、具象地解說了中國歷代甲胄的形制、結構、材質(zhì)、穿著方法等基本情況。本書的主要特點在于,作者根據(jù)各個朝代與甲胄相關的已知資料,結合不同朝代工藝技術的發(fā)展、作戰(zhàn)武器的變化等因素,加入不同程度的理性假設來推測未知的空白,從而使各個朝代甲胄的整體形象得到全面直觀的展示,并進一步總結出歷代甲胄的演變與傳承。
《畫說中國歷代甲胄》不僅對軍戎服飾研究有重要的價值,而且對影視、戲劇、動漫、游戲等各個相關領域的美創(chuàng)人員,都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參考價值。
1.作者綜合各種史料及已有研究成果,以圖示方式全面、直觀地展示了歷代甲胄的形象,并合理推演了甲胄的穿著方式,對影視、動漫、游戲等視覺創(chuàng)作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2.作者結合不同朝代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作戰(zhàn)武器的變化等因素,加入不同程度的理性假設來推測未知的空白,進一步總結出歷代甲胄的演變與傳承,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近幾年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對中國歷代甲胄有了很多接觸和研究,為了工作中使用方便,就把各種資料文獻中關于甲胄的形制按照自己的理解繪制下來。久而久之繪制的甲胄形制越來越多,也就有了積累成冊的打算。有幸于2007年得到上海戲劇學院劉永華教授(《中國古代軍戎服飾》作者)、北京服裝學院袁仄教授的指導,這期間我也去過山西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市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地考察實物。書稿前后修改過六個版本,歷經(jīng)近三年之久。
對于中國甲胄的認識,人們對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戲曲、繪畫、影視劇等作品中,陌生的是它在各時期真實的樣子。它是什么樣子的結構?它是怎么穿戴的?等等諸多的問題讓我們想更多地了解它們。對于這些問題,目前雖然已經(jīng)有很多相關著作問世,且內(nèi)容嚴謹、科學,但大多是以文字敘述為主,讀者需自行想像其形態(tài),這就難免產(chǎn)生讀者曲解誤讀的情況。本書以繪圖分解方式直觀、具象地講解中國歷代甲胄的形制、結構、材質(zhì)等方面的知識,讓讀者更容易認知、理解。
另外,在中國歷朝歷代保留下來的各類資料中,有些朝代資料豐富,有些朝代則資料匱乏。比如秦始皇陵的發(fā)現(xiàn)就給世人提供了比較完整而且可靠的研究依據(jù),而有些朝代甚至沒有相關的實物出土過,因此大多著作沒有辦法詳細地解析它們,所以至今沒有人能夠給出既全面又完整的答案。
本書在眾多已有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根據(jù)各個朝代的已知資料比例,加上了不同程度的假設來描繪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甲胄的結構和穿著方法,盡量使各個時期的甲胄都能全面、直觀、立體地展示出來。
這是一次嘗試,所以其中一定會有不少紕漏或謬誤,歡迎大家予以批評指正。希望隨著中國各地一系列考古的繼續(xù)發(fā)現(xiàn),最終會讓中國的歷代甲胄真實地展現(xiàn)出來。所以本書不屬于考古學術類書籍,請讀者不要以此書作為還原歷史真實的依據(jù)。
這里特別感謝劉永華教授、袁仄教授為本書提供的珍貴幫助。謝謝!
陳大威
陳大威 1977年生于沈陽,現(xiàn)居北京。游戲制作人、跨界設計師、科普繪本類作家。 1995年畢業(yè)后從事廣告行業(yè)。2001年至今先后在北京華義、搜狐等游戲公司任美術總監(jiān),從事網(wǎng)絡游戲產(chǎn)品的開發(fā)工作。出版有《畫說中國歷代甲胄》《畫說跑步那些事》《畫說馬拉松那些事》等作品。
商代1
一、青銅胄和皮甲/ 2
二、青銅面具、胄和皮甲/ 7
西周11
一、青銅胄和青銅甲/ 12
二、韋弁和青銅甲/ 16
東周(春秋、戰(zhàn)國)20
一、髹漆皮甲和皮胄/ 21
二、髹漆合甲和青銅胄/ 26
三、鐵甲和鐵胄/ 30
秦代33
一、一型單片甲/ 34
二、二型A種側襟皮甲/ 37
三、三型A種側襟皮甲/ 40
四、三型B種側襟皮甲/ 44
五、四型側襟長袖皮甲/ 47
六、鐵胄和鐵甲/ 50
漢代53
一、鐵胄、金銀飾鐵甲/ 54
二、玄鐵胄、玄鐵甲/ 58
三、幘冠和玄鐵甲/ 61
四、幘冠和筩袖鎧/ 65
五、鹖冠和玄鐵甲/ 68
附漢代軍隊中的徽識/ 71
魏晉時期72
一、屋山幘和筩袖鎧/ 73
二、鐵胄、筩袖鎧/ 78
南北朝81
一、鐵胄、筩袖鎧/ 82
二、罩甲首鎧和兩當甲/ 85
三、鐵胄、明光甲/ 89
隋代95
一、平巾幘和兩當甲/ 96
二、兜鍪和明光甲/ 99
唐代104
一、初唐兜鍪和明光甲/ 105
二、中唐兜鍪和明光甲/ 109
三、絹甲/ 114
四、中晚唐兜鍪和明光甲/ 118
五、晚唐鳳翅兜鍪和山文甲/ 123
六、兜鍪與步兵甲/ 128
五代十國132
一、兜鍪和山文甲/ 133
二、翻耳兜鍪和細鱗甲/ 138
宋代142
一、鳳翅兜鍪和烏錘甲/ 143
二、鳳翅兜鍪和朱漆山字甲/ 147
三、黑漆順水山字甲/ 152
四、銅盔和金漆鐵甲/ 157
五、笠子與鐵甲/ 161
遼、金、西夏165
一、遼國黑漆甲/ 166
二、金國黃茸軍鐵甲/ 170
三、西夏鎏金銅甲/ 174
元代178
一、鐵胄和細鱗甲/ 179
二、鐵胄和鐵網(wǎng)漆皮甲/ 184
三、鐵胄和布面甲/ 189
四、鐵胄和披膊布面甲/ 193
明代198
一、金漆山文甲/ 199
二、紫花罩甲/ 205
三、鎖子甲/ 210
四、布面甲/ 215
五、兵、士罩甲/ 219
清代224
一、鎖子甲/ 225
二、鐵葉紅閃緞面甲/ 229
三、無袖布面甲/ 232
四、金銀珠云龍紋甲/ 238
五、長袖緞面甲/ 243
參考文獻247
附錄:中國歷代身甲形制的演變和沿襲關系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