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系統、準確、精煉地闡釋了刑法學分論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力求全面反映新理念、新理論。全書根據刑法分則的體例,共分10章,分別講述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力求全面覆蓋教學內容,又注意突出重點。本教材按照本科生刑法學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妥當安排各部分在教材中的權重。對于法學本科教學大綱中的內容,力求寫清楚、寫透徹、寫充分!缎谭ㄐ拚福ň牛酚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教材的此次修訂分冊出版,重點圍繞《刑法修正案(九)》的相關內容。
適讀人群 :本書適合高等學校法學專業(yè)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也是刑法學愛好者、司法工作者的專業(yè)參考書。
本書介紹詳細,簡潔明了,緊密聯系我國法學教育的實際,著眼于高素質外向型人才的培養(yǎng),反映當代刑法學的水準,適合高等學校法學專業(yè)學生作為教材使用。
這本《中國刑法各罪論》是以我著的《刑法學(第三版)》“分則編”為基礎,經修改、增補而來的。相比《刑法學(第三版)》,本書修改的內容很多:一是近五年來出臺了許多新的司法解釋,需要更新;二是自己對許多罪名也有了新認識,對其中常見罪名的內容改動較大。本書增補的內容也很多:一是增加了《刑法修正案(九)》的相關內容,二是增加了最高司法機關的指導案例。
這次修改、增補的主旨,首先是盡量反映近些年刑法各罪理論和實務的新發(fā)展;其次是力圖反映自己的犯罪論體系傾向:以罪狀為核心的刑法教義學,即以分則各罪特殊構成要件為核心,從客觀、主觀兩方面把握構成要件內容(要素),從司法進路掌握各罪的適用。審查行為是否成立犯罪,首先應審查是否具備(或實施、實現、該當、符合)分則某刑罰法規(guī)的客觀要件,然后再審查行為人對自己具備客觀要件之行為是否“明知”。定罪量刑的客觀要素、主觀要素永遠應精確到分則某條具體的刑罰法規(guī)。
最后,需要說明一下“罪量”概念!白锪俊弊鳛樾谭▽W體系性概念,在《陳興良刑法教科書》陳興良:《陳興良刑法教科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中被首次使用。本書在同樣意義上使用,以標示刑法各罪的危害性程度或者違法與犯罪的界限。中國懲罰危害行為采取行政罰與刑事罰二元體系,且極為分明。與此相對應,司法機關出臺了大量的刑事“立案標準”以及其他司法解釋,為刑事司法提供具體而詳細的標準,以便清晰區(qū)分違法與犯罪。
導論
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一節(jié)概述
第二節(jié)間諜、資敵的犯罪
第三節(jié)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節(jié)概述
第二節(jié)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節(jié)破壞公用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節(jié)實施恐怖、危險活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五節(jié)違反槍支、彈藥、爆炸物管理規(guī)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六節(jié)造成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jié)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二節(jié)走私罪
第三節(jié)妨害對公司、企業(yè)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節(jié)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jié)金融詐騙罪
第六節(jié)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七節(jié)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八節(jié)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一節(jié)侵犯他人生命、健康的犯罪
第二節(jié)侵犯婦女、兒童性權利、人格尊嚴的犯罪
第三節(jié)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自由和人格尊嚴的犯罪
第四節(jié)侵犯他人人格、名譽的犯罪
第五節(jié)侵犯他人民主權利的犯罪
第六節(jié)借國家機關權力侵犯他人權利的犯罪
第七節(jié)妨害婚姻家庭的犯罪
第五章侵犯財產罪
第一節(jié)違背他人意志非法奪取他人占有物的犯罪
第二節(jié)詐騙罪、敲詐勒索罪
第三節(jié)以侵占、挪用的方法侵犯財產的犯罪
第四節(jié)毀壞、破壞型財產犯罪
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jié)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節(jié)妨害司法罪
第三節(jié)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四節(jié)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節(jié)危害公共衛(wèi)生罪
第六節(jié)破壞環(huán)境資源保護罪
第七節(jié)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
第八節(jié)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九節(jié)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一節(jié)危害國防利益罪概述
第二節(jié)平時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
第三節(jié)戰(zhàn)時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
第八章貪污賄賂罪
第一節(jié)貪污賄賂罪概述
第二節(jié)貪污挪用犯罪
第三節(jié)賄賂犯罪
第九章瀆職罪
第一節(jié)瀆職罪概述
第二節(jié)一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罪
第三節(jié)司法工作人員的瀆職罪
第四節(jié)特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罪
第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第一節(jié)軍人違反職責罪概述
第二節(jié)危害作戰(zhàn)利益的犯罪
第三節(jié)違反部隊管理秩序的犯罪
第四節(jié)危害軍事秘密安全的犯罪
第五節(jié)危害部隊物質保障的犯罪
第六節(jié)違反人道主義的犯罪
【轉化型搶劫】《刑法》第269條規(guī)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這種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毀滅罪證”而使用暴力,顯然不符合第263條“暴力奪取財物”的特征,由第269條擬制以搶劫罪論處,是準搶劫罪。原本實行盜竊、搶奪、詐騙非暴力犯罪,因為使用暴力而被擬制為搶劫罪暴力犯,司法解釋稱“轉化型搶劫罪”,意思是由原來盜竊等轉化為搶劫。轉化型搶劫罪有三個要點:
1“犯盜竊、詐騙、搶奪罪”。《審理搶劫案意見》(2016)指出:“主要是指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一般不考察盜竊、詐騙、搶奪行為是否既遂。但是所涉財物數額明顯低于‘數額較大’的標準,又不具有《審理搶劫搶奪刑案意見》(2005)第5條所列5種情節(jié)之一的,不構成搶劫罪!绷砀鶕秾徖砦闯赡耆诵贪附忉尅罚2006)第10條,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秾徖頁尳贀寠Z刑案意見》(2005)第5條規(guī)定:“行為人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未達到‘數額較大’,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jié)較輕、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論處;但具有下列情節(jié)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269條的規(guī)定,以搶劫罪定罪處罰:①盜竊、詐騙、搶奪接近‘數額較大’標準的;②入戶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詐騙、搶奪后在戶外或交通工具外實施上述行為的;③使用暴力致人輕微傷以上后果的;④使用兇器或以兇器相威脅的;⑤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
【案例】甲入戶盜竊,竊取幾件衣物(價值二百余元)后被發(fā)現。失主急忙抓捕,甲把失主打倒在地,一頓拳腳把失主打成輕微傷。法院認為,甲盜竊數額雖然不夠“較大”,但是使用暴力“情節(jié)嚴重”,認定構成搶劫罪。相反,如果行為人盜竊、搶奪財物數額不夠“較大”,而且暴力、威脅情節(jié)輕微的,屬于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
【案例】甲盜竊一輛舊自行車(價值200元),被群眾發(fā)現,圍上前來抓捕。甲雙手抓車把手將自行車提起,口中威脅說“誰敢!誰敢!”眾人上前將甲拿下。這種情形下的暴力、威脅非常輕微,盜竊財物數額也不夠較大,不認為構成犯罪。
2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當場”,根據《審理搶劫案意見》(2016)的規(guī)定,“是指在盜竊、詐騙、搶奪的現場以及行為人剛離開現場即被他人發(fā)現并抓捕的情形”。一般要求在時間與場所上與盜竊、詐騙、搶奪行為相連接,但即使是在時間與場所上有一定距離,如果是在從現場被繼續(xù)追蹤等這種繼續(xù)性延長的狀況下實施的,則認為在盜竊、詐騙、搶奪的機會中。[日]大塚仁著,馮軍譯:《刑法概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例如,甲搶奪乙的項鏈,被群眾發(fā)現并追擊。甲在逃至離現場五百多米處,發(fā)現還有一人在后面追擊,就停下對這個追擊者施加暴力,應當認定為“當場”。如果在盜竊、搶奪犯罪完成以后,在其他場合被人認出是犯罪分子或者銷贓時被失主撞見,實施了抗拒抓捕行為,不認為是“當場”,不因此而轉化為搶劫罪。如果該抗拒行為造成傷害或者死亡結果的,簡單按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就可以了。“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也應當具有足以壓制他人不能或不敢奪回贓物、進行抓捕、扣留罪證的威力。如果不具有此種威力,不成立搶劫罪,如甲在公共場所竊取乙提包后被發(fā)現,乙緊追,甲把手中揉成一團的廢報紙朝后一扔,乙不知何物閃身避開后,不敢再追了。因為這種特定場合下行為的“暴力”程度極低,通常不足以壓制他人,所以不宜認為是盜竊后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而當場使用暴力!秾徖頁尳侔敢庖姟罚2016)指出:“對于以擺脫的方式逃脫抓捕,暴力強度較小,未造成輕傷以上后果的,可不認定為‘使用暴力’,不以搶劫罪論處。”
3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案C藏贓物”,指防護盜竊、詐騙、搶奪到手的財物,這種情形也稱“事后搶劫”。事后,就是指盜竊、詐騙、搶奪的犯罪行為已經實行終了,出于窩藏贓物的目的而實施了暴力、威脅。如果盜竊、詐騙、搶奪的犯罪行為正在實行中,犯罪人尚未取得財物就實施暴力、脅迫行為,并通過暴力、脅迫排除反抗、取得財物,不是事后搶劫,應直接適用《刑法》第263條認定搶劫罪。
【案例】甲、乙二人入戶行竊,正在臥室翻找錢物之時,戶主丙(女)外出回家。甲從臥室竄出,捂住丙的嘴將其按倒在地。乙從地上撿起一個酒瓶朝丙頭上砸了一下,見酒瓶破碎后,又從地上撿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丙的脖子、背部連砍兩下,致丙當場昏迷。之后甲、乙二人繼續(xù)翻找錢物并攜帶翻找的財物離去。甲、乙二人對丙使用暴力,不是為了窩藏贓物,因為贓物尚未到手;也不是為了抗拒抓捕,因為丙并沒有對他們實施抓捕行動;也不是為了毀滅罪證。甲、乙二人屬于犯意轉化而非事后搶劫,他們?yōu)榉欠ㄕ加胸斘锒鴮Ρ麑嵭斜┝,排除障礙后取財,符合《刑法》第263條之“暴力奪取財物”的特征,適用第263條定搶劫罪。雖然盜竊既遂,但為了窩藏贓物而當場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并且被害人最終將財物取回的,應當在認定為事后搶劫的基礎上認定為搶劫未遂。指導判例“楊飛飛、徐某搶劫案【第687號】——轉化型搶劫犯罪是否存在未遂”,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二、三、四、五庭主辦:《刑事審判參考(2011年第2集·總第79集)》,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抗拒抓捕”,指使用暴力抗拒司法人員或者任何公民特別是失主對其的抓捕、扭送。這包括已經盜竊、詐騙、搶奪到財物之后抗拒抓捕的情形,也包括尚未獲取財物僅僅為避免被抓捕而抗拒的情形。行為人一般性的撞擊、掙脫、擺脫行為不能認定為“抗拒抓捕”,只有足以壓制他人,使其不能抓捕、放棄抓捕的情況才屬此類情形。
“毀滅罪證”,是指湮滅作案現場遺留的痕跡、物品等罪證。為了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奪取罪證也屬于毀滅罪證。只有具備這三個目的之一,才能以搶劫論。如果不是出于這三個目的之一,不是轉化的搶劫罪。
【案例】肖明明故意殺人案周小霖:“肖明明故意殺人案——在盜竊過程中為滅口殺害被害人的應如何定性”,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二、三、四、五庭主辦:《刑事審判參考(2008年第3集·總第62集)》,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某日晨7時許,肖明明至本村張家盜竊財物,當其在衣柜翻找財物時,將張家14周歲的女兒張蕊驚醒。肖恐事情敗露,上前掐張蕊脖子致其昏迷,后用菜刀割張蕊脖頸致其死亡。肖隨即逃離,未取任何財物。
本案焦點:不具備“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的目的條件,不成立(轉化)搶劫罪。法院認為,本案被告人為滅口而殺人,成立故意殺人罪。因為不符合“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的條件,不成立(轉化)搶劫罪;其盜竊未遂,可不單獨追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