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付粉鴿撰的《尊師重道》屬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讀本叢書的一種,全書展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尊師重道。尊師重道有著豐富的內涵,是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價值取向。本書從尊師重道的含義及形成談起,解析了這種思想在古代的發(fā)展、具體教育活動的呈現及特點。此外,還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生態(tài)的環(huán)境,分析了道統與中華文脈的綿延。并系統闡釋了尊師重道的現代價值。本書是一部對傳統文化有著精準解讀,流暢闡釋的文化讀物,適宜廣大對傳統文化有興趣、希望學習的讀者。
張豈之教授,1927年出生,著名思想文化史專家。195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52年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研究生畢業(yè)。歷任西北大學副教授、教授,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校長、西北大學名譽校長、中國歷史學會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組成員、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古籍管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顧問等職。現為清華大學、西北大學雙聘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指導教師。張豈之教授數十年如一日從事中國思想文化研究工作,是有突出貢獻的國學大師,其學術成就飲譽海內外。主編和獨立撰寫的學術著作有:《宋明理學史》(與侯外廬、邱漢生合作)、《中國思想史》、《中國傳統文化》、《儒學、理學、實學、新學》、《中華人文精神》、《中國近代倫理思想轉折》、《春鳥集》、《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并發(fā)表大量有關中國學術思想史的學術論文等,現從事的研究項目有:《中國學術思想史編年》、《中國學術思想史編年》、《中國學術思想史》、《中國現代思想史研究》。 付粉鴿,女,1976年9月出生于陜西興平。哲學碩士、中國思想史博士,西北大學社科系教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和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
序
尊師重道的含義及形成
第一節(jié) “官師合一”.尊師重道的萌芽
第二節(jié) “私學盛行”:尊師重道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師爭于道,,.尊師重道的確立
第四節(jié) 從“尊師重道”透視古代教育的作用
尊師重道在古代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師”之身份的歷史變化
第二節(jié) 師所傳之“道”的演變
第三節(jié) 書院:傳道方式的新形態(tài)
尊師重道的近現代轉變
第一節(jié) 西學東漸:近代教育的主旋律
第二節(jié) 洋務教育與維新教育的興起及影響
第三節(jié) 尊師重道的新躍遷
“道統”與中華文脈的綿延
第一節(jié) “士志于道”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二節(jié) “任重而道遠”的責任意識
第三節(jié) 博采眾長的包容氣象
尊師重道的現代價值
第一節(jié) 尊師重道的現代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以德樹人:尊師重道的理論價值
第三節(jié) 因材施教:尊師重道的方法論啟示
第四節(jié) 學以致用:尊師重道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