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創(chuàng)新地把中國全境按山川形勝劃分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并力求融“百科全書詞典”的簡潔準確,與“有圖通俗讀物”的生動有趣為一體,通過大量圖片和詞條之間的互相詮釋,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單元。《河西走廊》即圍繞地跨甘肅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和嘉峪關(guān)的千里大夾縫——河西走廊而展開,這片由祁連山造山帶和阿拉善地塊共同造就的狹長走廊,擁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內(nèi)流河水系,很大的地理特征是綠洲與戈壁兼有、肥沃與貧瘠共生。除卻自然地理,本書更著眼于河西走廊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意義。作為連接中原與西域的戰(zhàn)略長廊、中國通往世界的陸上通道,這里歷經(jīng)游牧文明與農(nóng)耕文明的反復(fù)拉鋸、激烈碰撞,留下了河西長城、陽關(guān)、玉門關(guān)等見證;這里是三大宗教東傳的中轉(zhuǎn)站,留下了法顯、玄奘的歷史足跡;這里更是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叉點,誕生了燦爛輝煌的敦煌文化……
適讀人群 :大中學生與青年,地理知識愛好者
中國一套規(guī)模達到數(shù)百分冊的地理科普叢書,范圍無縫覆蓋中國全境。打破傳統(tǒng)認識上的行政區(qū)劃的界線,依據(jù)河西走廊的地理范圍,劃分本書區(qū)域。
薈萃多種典型的西北地理景觀——雪山、冰川、內(nèi)流河、草甸、綠洲、盆地、丘陵、戈壁、沙漠、雅丹……
重現(xiàn)游牧文明與農(nóng)耕文明反復(fù)拉鋸、激烈碰撞的歷史過程。
展示輝煌千載的敦煌文化,從陽關(guān)到玉門關(guān)的邊塞風情。
記錄張騫、法顯、玄奘、馬可波羅等人流連的足跡。
形式新穎,文字精簡而通俗,圖片真實而精彩,這兩者的交互使科普閱讀變得生動有趣。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是人—地關(guān)系的中國式表述;谶@一認知,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嘗試以地理學為基礎(chǔ),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對中國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之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和諧共處的歷史和現(xiàn)狀以全方位視野實現(xiàn)一次全面系統(tǒng)、淺顯易懂的表述。學術(shù)界在相關(guān)學科領(lǐng)域的深厚積累,為實現(xiàn)這種嘗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chǔ)。本叢書力圖將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讀者所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借以充實地理科普讀物品種,實現(xiàn)知識的“常識化”這一目標。
為強化本叢書作為科普讀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區(qū)域的相對完整和內(nèi)在聯(lián)系,本叢書根據(jù)中國的山川形勝,劃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諸島”“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單元全部拼合銜接,即覆蓋中國全境。以這些獨立地理單元為單位,將其內(nèi)容集結(jié)成冊,即是本叢書的構(gòu)成主體。除此之外,為了更全面、更立體地展示中國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單元分冊的基礎(chǔ)上,又衍生出另外兩種類型的分冊:其一以同類型地理事物為集結(jié)對象,如《綠洲》《巖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為敘述對象,如《長江》《長城》《北緯30度》等。以上三種類型的圖書共同構(gòu)成了本叢書的全部內(nèi)容,讀者可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視野幅寬,自由選讀其中部分分冊或者叢書全部。
本叢書的每一分冊,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單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質(zhì)、地貌、氣候、資源、多樣性物種等,以及在此間展開的人類活動——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多元內(nèi)容為敘述的核心。為方便不同年齡、不同知識背景的讀者系統(tǒng)而有效地獲取信息,各分冊的內(nèi)容不做嚴格、細致的分類,而只依詞條間的相關(guān)程度大致集結(jié),簡單分編,使整體內(nèi)容得以保持有機聯(lián)系,直觀呈現(xiàn)。因此,通常情況下,每分冊由4部分內(nèi)容組成:第一部分為自然地理,涉及地質(zhì)、地貌、土壤、水文、氣候、物種、生態(tài)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第二部分為經(jīng)濟地理,容納與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方式和物產(chǎn)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第三部分為歷史地理,主要為與人類活動歷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第四部分為文化地理,收錄民俗、宗教、文娛活動等與區(qū)域文化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本叢書不是學術(shù)著作,也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具書,但為了容納盡量多的知識,本叢書的編纂仍采用了類似工具書的體例,并力圖將其打造成為兼具通俗讀物之生動有趣與知識詞典之簡潔準確的科普讀本——各分冊所涉及的廣闊知識面被濃縮為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紛繁的信息被梳理為明晰的詞條,并配以大量的視覺元素(照片、示意圖、圖表等)。這樣一來,各分冊內(nèi)容合則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分則為一個個簡明、有趣的知識點(詞條),這種局部獨立、圖文交互的體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隨機或跳躍式閱讀,給予讀者最大程度的閱讀自由。
總而言之,本叢書希望通過對“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讓讀者對自身所棲居的區(qū)域地理和人類活動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讀者倘能因此而見微知著,提升對地理科學的興趣和認知,進而加深對人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理解,則更是編者所樂見的。
受限于圖書的篇幅與體量,也基于簡明、方便閱讀等考慮,以下諸項敬請讀者留意:
1. 本著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則,本叢書以決定性、典型性、特殊性為詞條收錄標準,以概括分冊涉及的知識精華為主旨。
2. 詞條(包括民族、風俗等在內(nèi))釋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觀態(tài)度。
3. 本叢書以國家基礎(chǔ)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萬矢量地形要素數(shù)據(jù)(DLG)為基礎(chǔ)繪制相關(guān)示意圖,并依據(jù)叢書內(nèi)容的需要進行標示、標注等處理,或因應(yīng)實際需要進行縮放使用。相關(guān)示意圖均不作為權(quán)屬爭議依據(jù)。
4. 本叢書所涉。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市(地區(qū)、自治州、盟)、縣(區(qū)、市、自治縣、旗、自治旗)等行政區(qū)劃的標準名稱,均統(tǒng)一標注于各分冊的“區(qū)域地貌示意圖”中。此外,非特殊情況,正文中不再以具體行政區(qū)劃單位的全稱表述(如“北京市朝陽區(qū)”,正文中簡稱為“北京朝陽”)。
5.歷史文獻資料中的專有名詞及計量單位等,本叢書均直接引用。
這套陸續(xù)出版的科普叢書得到不同學科領(lǐng)域的多位專家、學者的悉心指導(dǎo)與大力支持,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叢書的編、撰、審諸環(huán)節(jié)中,大量攝影師及繪圖工作者承擔了叢書圖片的拍攝和繪制工作,眾多學術(shù)單位為叢書提供了資料及數(shù)據(jù)支持,共同為叢書的順利出版做出了切實的貢獻,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囿于水平之限,叢書中掛一漏萬的情況在所難免,亟待讀者的批評與指正,并歡迎讀者提供建議、線索或來稿。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
前言
區(qū)域地貌示意圖 1
千里大夾縫 2
一 自然地理
荒漠大盆地 9
武威盆地 10
張掖-民樂盆地 10
酒泉盆地 10
花海-金塔盆地 12
安敦凹地 12
黑河沿岸帶狀綠洲 13
西部綠洲群 13
祁連山前沖洪積平原 16
擠壓隆起山地 17
北山之南 17
河西礫漠 18
北戈壁·一百四戈壁 18
北祁連地槽 19
龍首山南緣斷裂 20
阿爾金斷裂東段 20
榆木山地 21
焉支山 22
冰雪融水 22
石羊河水系 24
黑河流域 24
疏勒河水系 25
灰棕荒漠土 28
灌漠土 28
沙漠化·鹽堿化 29
西伯利亞氣流通道 30
\"世界風庫\" 31
黑風暴 32
河西走廊地震帶 33
雷公山 33
磨臍山 34
安遠盆地 34
\"抓喜秀龍\" 34
古龍山 35
窟窿山丹霞地貌 36
古浪河 36
大靖綠洲 37
古浪峽 37
蓮花山 38
西營河 38
紅水河 38
東沙窩 38
四十里大沙漠·八十里大沙漠 39
鄧馬營湖 40
河西走廊最窄段 40
武當山 40
永昌綠洲 41
河西堡盆地 41
御山峽谷 41
大河壩灘 42
烏牛壩河 42
清河綠洲 43
金川河 43
雙灣綠洲 44
花草灘 44
皇城草原 45
繡花廟山地 45
紅寺湖溝谷平原 46
馬營河 47
大馬營草原 49
扁都峽谷 49
童子壩河濕地 50
洪水河 50
海潮壩河 51
東大山 51
石崗墩戈壁灘 53
平山湖丹霞地貌 53
黑河灘濕地 54
臨澤黑河沖積平原 55
扎爾墩戈壁 56
梨園河下游 56
雙泉湖 56
黑達坂 56
黑河小三峽 56
月牙湖 57
大湖灣 57
大夾灘 58
回回沙漠 58
海子湖灘 58
夾山 59
金塔綠洲 59
鴛鴦池水庫 59
花城湖 59
文殊山 60
黑山峽谷 60
斷山口河 61
北大河 61
黑山湖 62
九眼泉湖 62
寬臺山 62
妖魔山 62
紅柳峽火山巖 63
昌馬盆地 64
花海盆地 64
赤金綠洲 65
北石河 65
石油河 66
鷹嘴山 66
花牛山 66
小宛南山 67
安西綠洲 67
榆林河 67
浪柴溝 68
三危山 68
白山 68
鳴沙山 69
\"魔鬼城\" 69
南湖綠洲 70
黨河下游 71
大泉河 72
月牙泉 72
渥洼池 73
祁連山北坡生態(tài) 76
走廊溫帶荒漠植被區(qū) 77
河西種子植物區(qū)系 78
鹽化草甸 78
超旱生灌木 78
昌嶺山森林 79
東大山自然保護區(qū) 79
瓜州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qū) 80
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qū) 81
硅化木 82
樟子松 83
胡楊 84
\"戈壁灘四寶\" 84
裸果木 86
梭梭·白刺 86
多枝檉柳·沙生檉柳 86
蒙古扁桃 87
膜果麻黃 87
沙拐棗·籽蒿 87
綿刺·泡泡刺 88
半日花 88
檸條錦雞兒群落 88
枇杷柴 89
鹽爪爪 89
花花柴 89
鎖陽·甘草·黃芪 90
肉蓯蓉 90
麻黃 91
沙生針茅 91
冷蒿 92
沙蘆草·登廂草·毛披堿草 92
干海子候鳥自然保護區(qū) 93
\"玉門鳥\"化石 93
雪豹 93
巖羊·盤羊·黃羊 94
白唇鹿·白臀鹿 94
豹貓·草原斑貓 95
鵝喉羚 95
猞猁 96
暗腹雪雞·藍馬雞 96
胡兀鷲 96
灰鶴·蓑羽鶴 97
黃爪隼·燕隼·灰背隼·紅隼 97
二 經(jīng)濟地理
從放牧到采樵 101
自然綠洲墾殖化 101
西北糧倉 104
\"金張掖,銀武威\" 104
\"萬國博覽會\" 107
絲綢之路東段干線 107
蘭新鐵路走廊段 108
引水拉沙 109
北府渠·陽開渠·陰安渠 110
雙塔水庫 111
西大河水庫 111
金昌鎳 111
山丹煤 114
老君廟油田 114
嘉峪關(guān)國際滑翔基地 115
莫高葡萄莊園 115
胡麻 116
白花葦 117
河西甜菜 117
啤酒花 117
紅花 118
李廣杏 118
熊貓豆 119
毛栗子·薄皮核桃 119
山丹軍馬場 120
山丹馬 120
安西牛 121
涼州驢 122
雙峰駝 122
河西豬 123
武威駝毛 124
甘州胰子 124
嘉峪石硯 124
夜光杯 125
三 歷史地理
原始定居活動 129
鴛鴦池墓地 129
皇娘娘臺遺址 130
火燒溝遺址 130
三角城遺址 131
月氏·烏孫 131
羌人 132
匈奴 133
漢人的世家豪族 134
粟特人 135
河西回鶻 135 六谷部 137
河西四郡 138
五涼政權(quán) 139
歸義軍 139
\"甘涼\" 140
沙州 141
\"鑿空\"西域 142
河西之戰(zhàn) 142
吐蕃進軍河西 143
隋煬帝西巡 144
涼州會談 144
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 145
河西長城 146
河倉城 148
懸泉置 148
驪靬遺址 149
駱駝城 150
鎖陽城 150
嘉峪關(guān) 151
鎮(zhèn)夷堡 151
黑山巖畫 152
新城魏晉壁畫墓 152
大司農(nóng)平斛 153
\"馬踏飛燕\" 153
河西簡牘 154
西夏碑 155
大靖古鎮(zhèn) 155
四 文化地理
裕固族 159
回族 159
蒙古族 159
行面·臘肉·茯茶 160
鎖陽酒·瓜州瓜·雙塔魚 160
黃酒·南酒 161
肅州水煙 161
民間筵悅 162
初一的元寶·初二的皮條·初三的瑪瑙 162
請年茶 163
茶屋·茶攤 163
諞閑傳·喧謊兒 163
\"奠鷹\" 164
平天仙姑崇拜 165
敦煌裸體風尚 166
古董灘拾寶 167
擊石燕鳴 167
敦煌文化 168
五涼文化 168
敦煌書派 170
敦煌壁畫·敦煌絹畫 170
西域圖記 171
涼州府志備考 171
莫高窟 172
東千佛洞·西千佛洞 173
天梯山石窟 173
張掖大佛寺 176
西來寺 177
武威文廟 177
張掖鐘鼓樓 178
張掖山西會館 178
涼州樂舞 179
曲子詞·曲子戲 180
涼州賢孝 181
河西寶卷 181
酒泉地蹦子 182
涼州攻鼓子 183
西大灘賽馬會 184
張騫 184
霍去病 185
皇甫隆 185
竺法護 186
樂僔 186
徐邈 188
倉慈 189
\"敦煌五龍\" 189
馬可·波羅 190
伯希和 190
張大千 191
孫健初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