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生先生是我的中學同學。記得他在校園年代,少年心事當拿云,鐘情的是詩歌創(chuàng)作,在各路賽詩會上雄姿英發(fā)。后來進了部隊,文學靈感依然如春潮涌動,又有軍旅小說問世。想不到幾十年后重逢,竟成了一位漢字研究者。在“提筆忘字”的今天,讀到金德生、劉配書二位合著的《趣說漢字》,不禁有點喜出望外。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承載著幾千年的文明傳統(tǒng),F代人何以“提筆忘字”?有人說是電腦惹的禍。這話也許不無道理。自從電腦進入我們生活以后,不少人便和寫字漸行漸遠。他們在鍵盤上可以嬌鶯穿柳,彩蝶飛花,得心應手,意到鍵隨;可一提起筆,便頓時如走上了千年蜀道,一步三顫、文思遲滯、筆重千斤。然而,即使這樣的事實是存在的,我還是認為“提筆忘字”有更為深刻的原因——它和我們的漢字教育有關。
孔夫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設置的六門課程——禮、樂、射、御、書、數,其中“書”便是指的漢字學習。據《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yǎng)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小孩子八歲讀書,首先接觸的是漢字的構造和使用,故古人習慣性地把研究漢字的學問稱為“小學”。從許慎到王國維,歷朝歷代出了多少小學大家!現代文化人中,無論學的是文科還是理科,研究的是史學還是文學,都受過良好的漢字教育。且不說魯迅是章太炎的入室弟子,郭沫若是研究甲骨文的一代大師,即使是陳獨秀這樣的職業(yè)革命家,他在身陷囹圄時,還潛心編出了《小學識字教本》。這正是漢字教育創(chuàng)造的奇跡。
傳統(tǒng)的漢字教育,最可寶貴的一點是:抓住了漢字表意的本質,從字形深入到了字理。學習者既知道某個漢字怎么寫,還知道為什么這么寫。接受這樣的漢字教育,自然容易對漢字產生特殊的情感,明白每一個漢字都是文化集裝箱,蘊藏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因此每認識一個漢字,都仿佛打通了一條人生的道路。識字的過程是人生境界提升的過程。字不僅記憶在腦海中,更積淀在靈魂里,成為知識結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猶如泰山刻石,浹髓淪肌,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跡。
遺憾的是,今天的語文學習,識字往往停留在符號的層次。在短時間里,也許寫得出點橫撇捺,讀得出“啊衣烏迂”,可恰如沙上寫字、冰上雕花,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難怪在電腦的沖擊下面,很快便陷入了混沌和遺忘。金德生、劉配書二位的《趣說漢字》讓我有點喜出望外,正因為它是反其道而行之,從中可以窺見回歸傳統(tǒng)的努力。
《說文解字》貴在一個“說”字,一句話能解開漢字的千古之謎,讓人豁然開朗。《趣說漢字》顯然受到了《說文解字》的影響,同樣在“說”字上下功夫。它能博采眾家之說,讓每一個漢字在文字學的背景上呈現;同時又能融會貫通,形成適合今日讀者理解的現代解說。全書基本上是一字一篇,篇幅并不長,但由于善于選擇切入點,又有切中肯綮的筆力,因此總能旁征博引、娓娓道來,并不顯得局促,而且,作者并不都是就字說字,常常宕開一筆,就字說史,就字說理,如由“端”字談到官風,由“行”字談到春運,看似信手拈來,卻使本書有了鮮明的時代色彩。
更值得點贊的是,《趣說漢字》不但說得有理,熱情傳播歷代文字學家的研究成果;而且還能說得有趣,讓嚴肅的文字學諧趣橫生,引人入勝。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作者常常古今穿越,比如在談“吃”字時,從《舌尖上的中國》起筆,談到鄧艾的“口吃”,從蘇軾的“日啖荔枝三百顆”談到網絡上的“吃不了兜著走”,思如泉涌,靈動自如。書中不少篇目,可以說是直接針對讀者的疑問的,如《“重”不是千里》、《“射”不是寸身》,讓人不由得產生先睹為快的沖動。特別是在作具體解說時,文筆簡練而又透徹,嚴謹而又形象,不時還穿插燈謎和詩歌,妙語迭出卻又不與戲說為伍,始終保持著熔雅俗于一爐的清新格調。
翻開《趣說漢字》的目錄,第一眼的印象,在豐富之外,或許會覺得龐雜。但一篇篇讀下來,便會發(fā)覺書中自有清晰的脈絡。作者以《一“目”了然》冠全書,先談漢字的起源,再談人體的構造,后面便是社會倫理、生活起居、歷史興衰、自然萬象、家禽野獸、文化理念……分門別類、雜中求序,由此可見作者用心之良苦。分散開來是零珠碎玉,翻到哪一篇都可讀得津津有味,集中起來則成了妙手巧構,漢字發(fā)展的輪廓依稀可見。唯一感到不滿足的是,全書雖有近200篇,讀來卻意猶未盡,頗有被吊起胃口的感覺。還望金德生、劉配書二位能不斷“趣說”下去。這是我作為一個讀者的期盼。
是為序。
2015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