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林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雷群明退休后,學習韜奮寫《生活史話》的精神,將其在學林社供職20多年的經歷,撰寫了一本書,書名是《親歷學林社20年》。
他把書中認為有價值的圖書和有意義的事情作了綜合而簡明的介紹,書中有頗多令人深思的經驗教訓;特別是對“學林”從無到有的艱難創(chuàng)業(yè)和從默默無名,到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成長過程,都有生動而清醒的描述。這對了解學林社有益,對了解上海乃至全國的出版工作亦不無參考借鑒的價值。
《親歷學林社20年》所收文章大多曾在《出版史料》上連載,而后又經過作者補充修訂在他的博客上發(fā)表過一次。這次出版,再增加了新寫的兩篇文章,補充了更多圖書和出版社活動的史料圖片,使本書更顯得圖文并茂,賞心悅目。
本書在中國出版界具有一定的史料性價值,是我國出版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親歷學林社20年》序
讀雷群明同志的《親歷學林社20年》,一個突出的感受是真、誠。
先說“真”。人們常說,真實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生命,這里主要指的是藝術的真實,藝術的真實建立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但不等于生活真實。因為“創(chuàng)作則可以綴合,抒寫,只要逼真,不必實有其事”。(魯迅語)但對回憶錄之類的著作來說,則必須“實有其事”,生活的真實是其生命的根子所在,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近來一些回憶錄遭到非議,癥結大多出在失真上。大雷(朋友們對雷群明的昵稱)這本回憶學林社的書,則可以說處處有來歷,事事有根據(jù),所述內容幾乎達到了新聞報道所要求的“5W”,即何時、何地、何事、何人、何因,來龍去脈十分清晰。這自然因為書中所述為作者親歷親為,印象深刻;同時也由于作者從大學時代開始,就養(yǎng)成記日記的良好習慣。據(jù)粗略統(tǒng)計,從1959年到2009年這50年間,他寫的日記達500萬字以上,近年經過整理,以“逝者如斯”為總名,已按時段前后刊印了幾本日記!昂糜浶员炔贿^懶筆頭”,使得這本回憶錄內容結實、厚實、真實,不空泛、不淺浮、不虛妄。
再說“誠”。盡管回憶錄是對過往生活的真實回敘,但這種回敘并非冷冰冰的,純客觀的,而總是灌注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褒其所當褒,貶其所當貶。倘若回憶錄作者為私心所惑,對所述內容缺乏正確評述,就會顯示“正心”“誠意”的道德缺失。荀子說過:“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眱(yōu)秀個人回憶錄都透露著一股誠真或者說真誠的情感溫度的,并沒有把焦點只對準自已,只為自已擺功,而是實事求是地講了其他社領導與廣大職工的貢獻,而對學林社在協(xié)作出版中出現(xiàn)的一些紕漏,作者沒有回避,并且主動承認自已的失誤與責任。這種不挾私、不虛飾的誠實態(tài)度,使這本回憶錄公正而大氣。
回憶錄的價值在于保存史料,發(fā)揮以史為鑒的作用,前提要求是“信史”,《親歷學林社20年》以真實、誠實的筆觸實現(xiàn)了這一價值。
我與大雷相識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交,隨后就同在上海出版系統(tǒng)工作,成了“一條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由于我倆都喜歡寫點東西,平時來往較一般同事更多些。我先后在學林社出過兩本書,前一本由大雷經手,后一本則是與曹維勁同志聯(lián)系的。曹較年輕,后接替雷的職務為社長,我與他也時有接觸,因而對當時學林社的情況,多少了解一些。較上海的一些老社大社來說,學林社歷史短,規(guī)模小,但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優(yōu)。它開創(chuàng)了全國自費出版的先河,引來各地仿效。它“小社出大書”,出了不少有質量有影響的好書,如《中國歷代服飾》、《金文大字典》、《呂氏春秋校釋》等,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它的出書數(shù)量在全國出書總量中占比很小,但在2013年的一次世界圖書館館藏中國圖書的調查中,學林版圖書的入藏數(shù),竟獲得位列前20名內的殊榮。這有力地表明它出書少而精,以質量取勝,重視圖書長久的生命力。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我兩次搬家,舍棄了多本藏書,在留存的圖書中,學林版所占比例也是較高的。其中有1991年出的《世界的中國觀》,該書內容在當時是較新的,為我打開了一個新窗口,我為此寫過一篇題為“草簇的遙看”的文章。1985年出版的“夜讀叢書”(第一輯),入選“1986年上海青年最喜愛十本書”,我也保存下來,這不僅因為內中收有我的一本《藝林散步》,主要覺得它是具有編輯主體意識的一套優(yōu)秀普及性文化讀物。還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觀止叢書”,榮獲第十屆中國圖書獎,因其內容耐看如今還在繼續(xù)重版,我也不時會從書櫥中將其揀出把玩一番。這一切表明,學林版圖書,主要是人文社科方面的圖書,是擁有自已的讀者群的,是在中國當代出版史上留下腳印的。
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睂W林社的出書印證了這一點!队H歷學林社20年》的記述,雖然只是該社最初20年走過的路,但從中可以領略到蘊含其間的創(chuàng)新精神、文化理念、質量意識、個性特色,以及愛崗敬業(yè)、踏實苦干的風范,正是求“仙”為“龍”之道。不論出版業(yè)業(yè)態(tài)今后如何變化發(fā)展,這些都是做好出版工作必須堅持與發(fā)揚的。這也是這冊有關學林社史實的書最值得鑒賞的內核。
江曾培
2016年3月18日
雷群明,1940年10月10日生于湖南耒陽。中共黨員。編審。華東師大中文系畢業(yè)后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為趙景深先生的研究生。畢業(yè)后分配在中華上編。先后任學林出版社編輯、副總編輯、社長、總編輯,韜奮紀念館館長、顧問。2007年退休。畢生熱愛編輯出版工作,倡言“編輯是天底下zui好的職業(yè)”。曾業(yè)余主編《雜家》、《編輯學刊》雙月刊,《鄒韜奮研究》叢刊。先后出版編輯出版方面著作《韜奮與出版》(與人合作)、《心路歷程》、《微型書論》、《編輯修養(yǎng)十日談》、《編輯應用寫作》(修訂本被選為高校教材)、《韜奮論新聞出版》等,另有學術及其他著作《聊齋藝術談》、《聊齋藝術通論》、《蒲松齡與聊齋志異》、《聊齋寫作藝術鑒賞》、《中國古代童謠(圖文本)》(與王龍娣合作)、《古代文言小說精華》、《明代散文》等;翻譯有《陰陽五行與日本民俗》(合譯)、《幼兒教育思想》等。是中國編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書評學會理事,上海作協(xié)和中國作協(xié)會員。2000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和首屆“上海出版人獎”銀獎。
一、 從“書林”到“學林”
二、 開風氣之先的自費出版
三、 “小社出大書”之一
——《中國歷代服飾》
四、 “小社出大書”之二
——《中國歷代婦女妝飾》
五、 “小社出大書”之三
——《中國民居》
六、 “小社出大書”之四
——《金文大字典》
七、 “小社出大書”之五
——《隋唐文化》
八、 “小社出大書”之六
——《呂氏春秋校釋》、《蒲松齡全集》等
九、 “集束手榴彈”
——“學林”的叢書(上)
十、 “集束手榴彈”
——“學林”的叢書(下)
十一、 努力為新聞出版事業(yè)吶喊(上)
——“學林”的有關刊物
十二、努力為新聞出版事業(yè)吶喊(下)
——“學林”的有關圖書
十三、“偶爾露崢嶸”的文藝創(chuàng)作圖書
十四、值得一提的幾本特殊的書
十五、 名人情結不可無
——名人與“學林”圖書
十六、 引進與輸出
十七、 失之交臂的遺憾
——一些擬出而沒出成的書
十八、 協(xié)作出版的始末與教訓
十九、 “學林”三遷
二十、 重視自我宣傳
二十一、 幾個特色措施
二十二、 結束的話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