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典·晚近書刊編·溫州近現代期刊匯編》是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大典編纂研究中心主持的地方文化工程,項目為《溫州大典》系列叢書的一種,是《晚近書刊編》較早推出的重磅史料集。本書聚焦于“溫州近現代期刊”的主題,文獻來源以溫州圖書館所藏為主,并從國內外眾多的收藏機構進行補配,系首次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出版。溫州在近代得風氣
《文訊》月刊1941年10月10日創(chuàng)刊于貴陽,是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統(tǒng)區(qū)出版時間較長的綜合性文化刊物,在全面抗戰(zhàn)時期產生過重要影響。載有張世祿的《論語言之演變與訓詁》、羅登義的《營養(yǎng)學在農業(yè)化學中的地位和進步》、李詳遺著《世說新語箋釋》、顧頡剛《西北考察日記》等。該刊內容注重學理性的介紹和研究,為我國近代社會人文、
《益聞錄》由上海徐家匯益聞報館發(fā)行,李杕主編。1878年12月16日在上海創(chuàng)刊,出版試刊6期,1879年3月16日正式出版,至1898年8月13日共出版1800期。初為半月刊,后為半周刊,16開線裝,每期6頁12面,土山灣印書館鉛印。1898年8月17日又與《格致新報》合并易名為《格致益聞匯報》。該刊內容是以時事、科學
《庸報》是中國近代著名報刊,曾在民國時期與《大公報》《益世報》《申報》并稱四大名報,蜚聲海內外。為了與其他報紙有所差異,《庸報》在其副刊上下足了功夫,而該報副刊也得到過眾多京津文人作家投稿支持,曹禺早期編寫的劇本,胡適早期的多篇文章,均刊登于此!读硗庖豁摗穭(chuàng)刊于1932年9月1日,由當時任南開中學教員的進步文人姜公偉
《青年界》由北新書局出版發(fā)行,1931年3月創(chuàng)刊于上海。每卷出版5號(期),至1937年6月第12卷第1號休刊。1946年1月復刊,自新1卷第1號起,出至1949年1月新6卷第5號終刊。前后實際出版時間長達9年多,共出版86卷。《青年界》傳承和發(fā)揚五四新文化的啟蒙傳統(tǒng),以青年學生為主要讀者受眾,是20世紀30年代最具影
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主要從事交大黨史校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年鑒編撰出版等工作!敖煌ù髮W百年期刊搜集整理、影印出版和數字化工程”第一期是2018-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雙一流”建設校園文化類項目。該項目擬將全面搜集整理上海交通大學1896-1949年公開刊印、具有交大版權的各類期刊(包括學術學科、校聞綜合、年報
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主要從事交大黨史校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年鑒編撰出版等工作。“交通大學百年期刊搜集整理、影印出版和數字化工程”第一期是2018-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雙一流”建設校園文化類項目。該項目擬將全面搜集整理上海交通大學1896-1949年公開刊印、具有交大版權的各類期刊(包括學術學科、校聞綜合、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