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欽貢確倫珠教法史
覺囊達熱納塔自傳
本書主要陳述部派佛教時期二十部派紛爭雜現(xiàn)的宗義。世友菩薩不僅申述各部派要義,并且摧邪立正,對各派提出正確的認知。本論的價值有三:一是了解部派佛學不可或缺的資料;二是認識大乘佛學思想的歷史淵源;三是為建設現(xiàn)代佛教的思想體系,提供有益的啟示。本論另一項價值,涉及菩薩利他思想的討論,大乘菩薩道的精神在原始佛教時期就有表現(xiàn)。舍
北宋是中國思想史一次深刻變化的時期,當時新儒學形成與發(fā)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歐陽修,效法韓愈,也致力于排佛。他所著的《本論》就提出了排佛的三大理由。契嵩大師的《輔教編》是針對《本論》而作的駁斥,它的問世,不僅是對近千年來儒釋緊張關系的歷史終結(jié),而且對宋代思想文化體系的形成,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書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典籍整理影印本,為普陀山佛學叢書的一種,由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策劃推出。《妙經(jīng)句記證釋》為清代浙江學者錢伊庵精心編選的佛教經(jīng)典文獻,主要是對《法華文句記》的整理和闡釋。本次上海書店出版社為保存典籍文獻,以上海圖書館館藏清代道光九年刻本為底本,影印出版。
五燈系列禪錄是宋代五種禪宗燈錄《景德傳燈錄》《天聖廣燈錄集》《建中靖國續(xù)燈錄》《聯(lián)燈會要》《嘉泰普燈錄》《五燈會元》的合稱,保存了宋代大量豐富的口語詞、禪宗行業(yè)語、公案語言等,尤其是禪師在對機說法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新造詞和白話句式,為近代漢語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本書以《五燈會元》收錄的禪師為總綱,利用其他語錄進行
《佛教思想與印度文化》從印度哲學思想、佛教與婆羅門教思想比較、中印文化思想融匯、佛教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等四個角度,展示出佛教思想根源于印度哲學,并在發(fā)展過程中與印度文化、中國文化交融互生的特點。
《新唯識論/20世紀佛學經(jīng)典文庫》作者援佛入儒,以《易經(jīng)》為根基,改造印度唯識學,闡明其體用不二即體即用即用即體的學術觀點,構建了新唯識論哲學體系,對現(xiàn)代新儒學和現(xiàn)代哲學有深遠的影響。全書除緒言外,有明宗、唯識、轉(zhuǎn)變、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等。
本書主要包括關于住持的儀規(guī)、關于兩序執(zhí)事僧的制度和儀規(guī)、關于普通僧眾的儀規(guī)三方面內(nèi)容,反映了當時寺院的組織和寺院宗教生活、日常行事的細節(jié)。
苯教尊者尼瑪彭色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