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英國DK公司出版,是“大都會博物館系列”中的一冊。該系列是英國DK公司與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合作推出的一套藝術科普類繪本,以藝術家和藝術品為主題,適合6-8歲孩子閱讀。本冊內容主要介紹了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生平經歷及其作品,讓孩子們走進他的生活,了解是什么促使他創(chuàng)作了30000多件藝術作品,包括著名的神奈川沖浪里和
本書是登上世界之巔的韓國當代女舞蹈家洪信子的一部自傳,探討了生命、死亡、孤獨、愛、婚姻、自然等主題。洪信子是一位勇氣非凡的舞蹈家,她的人生別具一格。抓住舞蹈時,她已經27歲。因為偶然觀看了一場舞蹈表演而夜不能寐,猝然發(fā)誓一生從舞。此后數(shù)年寒窗砥礪,如運動員一般撕裂筋骨,練就超級體能。畢業(yè)不久,終于如愿以償,以現(xiàn)代舞《哀
沃爾特·惠特曼在詩中說盡了美國的一切,為的是消除在美國根深蒂固的各方面分歧。這部傳記證實惠特曼史詩般的一生的所在,他的成就、夢想和渴望都為了美國。因此從他所處時代的政治文化背景中,把他置于詩人的地位,這確定無疑。 結合惠特曼的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大衛(wèi)·雷諾茲描述了惠特曼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十九世紀美國生
19世紀法國詩人阿蒂爾·蘭波(ArthurRimbaud)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傳奇。馬拉美稱他為“值得尊重的過客”,梁宗岱稱他是文學史上“一閃而逝的流星”,他則自稱“通靈人”,以《醉舟》《地獄一季》《靈光集》等詩篇震撼后世。從巴黎、倫敦,到布魯塞爾、非洲大陸,作為“腳底生風之人”,蘭波從未停止過逃離與漂泊,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1564年,一位多年來舉足輕重的雕刻巨匠已經落得蓬頭垢面,而他的個性卻還像自己雕琢的大理石一般固執(zhí)倔強。生命即將走向終點,此刻他開始回望自己的一生。他就是米開朗琪羅。通過孩子清澈的眼神凝望,他還認得自己的那些雕塑、繪畫和建筑作品,是這些作品讓他成為文藝復興時代和列奧納多·達·芬奇齊名的偉大天才。
在維捷布斯克,周遭的一切都使我著迷:帶著小提琴的猶太人,他們時而唱歌,時而念著祈禱文;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木屋子,那里面有山羊、奶牛和母雞;還有爸爸下班后經常帶回家的凍梨……
當母親剛剛知道自己肚子里有了我的時候,她就帶著父親來到山頂。他們坐下來,一言不發(fā),就這樣凝視著遠方……
布列塔尼的天空已經陰沉了好幾日。阿旺橋村民們的心情也是如此:高更心意已決,他要離開村子了,雖然距離他搬來也不過幾個月而已……
代爾夫特,1640年!帮w狐”旅店的墻上掛滿了畫,小維米爾在一幅畫前看得出神。畫面里的人物和色彩都很可愛,但最吸引他眼球的還是畫中透出的光……
1924年,寂寂無名的卡夫卡在41歲時早逝。1930年冬天,創(chuàng)作《迷惘》期間的卡內蒂在維也納的書店看到卡夫卡的《變形記》和《饑餓藝術家》,這是他最早閱讀到卡夫卡。從此開始了他和卡夫卡之間持續(xù)一生的聯(lián)結。這種聯(lián)結所產生的軌跡包括大量筆記和研究文章,時間跨度從1946年直至1994年,如今完整體現(xiàn)在本書中。這些筆記和文章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