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梳理了《國語》中的生態(tài)哲學思想,揭示了人們對天人之際的認識由“事神保民”到“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的思想變遷的過程,深入分析了“和實生物”及“時”“通”等哲學范疇的生態(tài)內涵,對《國語》中“被文相德”“懋昭明德,物將自至”“圣人貴讓”等生態(tài)德性論思想及其關于山川、藪澤、土地、鳥獸的生態(tài)共同體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本書敘吳自太伯至夫差、越自無余至勾踐時史事,趙氏書流傳至今,且內吳外越,本末咸備!秴窃酱呵铩匪螘r當有刻本,但無傳,今存世者以此大德本為最古,此書之版本可著錄為“元大德十年劉克昌紹興路儒學刻本”,此本行疏字大,傳世孤罕,洵為元刊上乘。此本鈐有“鐵琴銅劍樓”藏書印記,《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有著錄,現藏國家圖書館,此次據該
本書為漢代何休解詁,唐代陸德明音義,全書共十二卷。何休《解詁》重視《春秋》文遣辭用“文字凡”之歸納,這種經文文字條之整,隨著“注經體”的版本體式而傳,被視為《春秋》書法之研究,而成為后世春秋學者研治《公羊春秋》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今據國家圖書館藏南宋紹熙余仁仲萬卷堂刊本影印。
《左氏會箋》是日本江戶幕末以來至明治時代(相當于晚清道、咸以降至民國初年)的著名中國學家竹添光鴻注釋《左傳》的重要著作。作者竹添光鴻遍覽二十世紀以前中日主要的《左傳》注疏之作,尤其是中國清代學者的訓釋成果,參稽比勘諸家觀點,考獻征文,折衷眾意,融舊鑄新,撰成《左氏會箋》這部長篇巨帙,其不啻為二十世紀初期《左傳》注疏史上
《大夏史》55萬字、近百幅文物圖的是一部富有價值的學術專著,該書論證了夏代歷史的客觀存在。時至今日有些學人受疑古派思想的影響,還否認黃帝開創(chuàng)的文明時代,否認夏王朝和大禹的客觀真實性,這樣一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一下被砍掉了一小半。作者將神話傳說、文獻記載以及地下發(fā)掘考古成果有機地結合起來,分39章138節(jié),通過作者的實地
本書是研究中國古代東南社會的學術專著。本書就東南漢人融合疍家造就了中國海洋文化展開了論述,展現了從畬人到客家種山經濟在東南的漫衍,沿襲南方文化的女性勞動習俗對女性家庭地位的兩面性,并從血緣、地緣、神緣到業(yè)緣、學緣,以男性為核心的鄉(xiāng)族社會形態(tài)的多樣多樣性進行了研究,同時考查了以福建為核心的古代東南社會底層中的義門、械斗、
本書的時間跨度為先秦,內容包括4個方面:史著介紹、史家生平、經典故事、本朝年表。一共選取了三十九個故事,每一個故事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用《史記》中的一句原文作為基礎,第二部分使用《史記》等文獻對原文進行構建。以史實為起點,敘述一個個生動、通俗的故事。第三
本書收錄了張榮芳教授2006~2019年圍繞中國古代史(尤其是秦漢史)、嶺南歷史名人、嶺南考古、嶺南文化遺產、嶺南文化特質等方面所撰寫的歷史論文、書評、序跋、紀念文章、治史經驗等文章;其中有幾篇是2006年前發(fā)表,但沒有收入前兩本文集(《秦漢史論集》(外三篇),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秦漢史與嶺南文化論稿》,中華
《古代歷史與文化的現代闡釋》為田旭東、黃留珠、周天游、周偉洲、杜文玉、侯甬堅、李令福、付粉鴿、商國君、周淑萍、劉學智、劉生良、丁為祥、郭迎春、黨懷興、胡安順等十六位知名文化學者的演講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分專題闡述了陜西十三朝古都的興衰更替和風云變幻,探求歷史上王朝興衰的原因,視角獨特;二是分專題解讀了《十三經
《春秋穀梁學史研究》運用歷史文獻學、詮釋學等歷史學、思想史(哲學史)方法,從多重視角對《春秋》《穀梁傳》及其歷代注疏進行了研究。自先秦兩漢到民國初年,春秋穀梁學經過先秦釋經、漢初浸微、漢宣大興、東漢微絕、魏晉義疏學盛、唐代獨尊范注楊疏、宋元明疑經惑傳、清代漢學復興、民國返本開新的發(fā)展歷程,兩千多年的春秋毅梁學體現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