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曙光、黎方銀編著的《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前期研究》是對大足石刻千手觀音石刻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在2008年7月~2011年2月間各項前期研究工作的整理與總結,內容涉及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的保護與工藝研究、現(xiàn)狀調查、監(jiān)測分析、試驗等多學科領域,相關研究與成果為千手觀音石刻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的順利開展的提供了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guī)模此較大的帝王陵寢,它位于中國陜西西安市以東50公里的驪山。現(xiàn)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局仿照秦都咸陽而成,分內外兩城,陵冢位于內城西南,坐西面東,F(xiàn)已挖掘出的部分為其兵馬俑陪葬坑。1978年,時任法國巴黎市長的雅克-希拉克參觀兵馬俑時,稱其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潼南大佛保護修復工程報告(2015年)》是對潼南大佛保護工程中各項工作的整理與總結,力爭較為全面地反映潼南大佛本體保護相關的前期勘察、現(xiàn)狀評估、檢測分析、工藝研究、保護修復實施等內容。
白巖編著的《大葆臺漢墓文物(精)》介紹了,北京大葆臺一、二號墓,是目前北京地區(qū)考古發(fā)掘規(guī)模*大、十分豪華的兩座漢墓。墓室的中心是梓宮、便房、黃腸題湊。使用“梓宮、便房、黃腸題湊”者“天子之制也”。據(jù)《漢書霍光傳》中注釋黃腸題湊說“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向內,故曰題湊!睋(jù)考證這是西漢廣陽王劉建和王后的陵
巴與蜀是四川先秦時期最重要的兩個國家,蜀以成都平原為核心,因三星堆、金沙、十二橋和商業(yè)街船棺葬的發(fā)現(xiàn)而蜚聲中外,巴主要以渝東峽江和川東地區(qū)為核心,因三峽工程的修建,渝東峽江地區(qū)的巴文化逐漸清晰,但對于川東地區(qū)的巴文化探索才剛剛開始。從文獻記載來看,巴國內民族眾多,文化因素復雜,如何理清各種不同的文化,并還原出早期巴國境
《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修訂本)》是2012年出版的《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的修訂版,書中收錄了作者孫機撰寫的35篇文章,早的一篇寫于1980年,晚的一篇寫于2009年,歷時凡30年。此期間作者一直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工作,主要研究、介紹該館展藏的和在他處見到的與之相關的文物。文章涉及文物的
王正陽,字釅一,號妙蓮生;三寶弟子,法號心旸,職業(yè)書畫篆刻家。一九七六年十一月生于山東棗莊,祖籍上海金山。書法幼承家訓,初師顏、柳,復涉歐、褚;而后上溯商周秦漠,魏晉六朝“卅余年廣涉諸家法書,諸體皆能‘篆刻始從鄧完白,兼以趙播叔,黃牧甫,吳缶廬。浸淫戰(zhàn)國秦漢之妙,臨古印近千方。國畫取法五代宋元,明清諸家,心追手摹,經(jīng)年
基本信息 書名:文物為成都作證 IBSN:9787546413136 出版社:成都時代出版社 作者:吳剛譚良嘯主編 定價:38元 開本:16開 內容介紹 成都眾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震驚了世人。這些出土文物以確鑿無疑的考古證據(jù),佐證了這座城市4500年的輝煌。本書從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文物出發(fā)
本書分為十章,主要內容包括:明確的生活目標;良好的生活習俗;有益的娛樂活動;不同需求的服飾;生命在于運動;文學:生活的精神食糧;積極的診病治;因時制宜的生產技術;邊防措施與軍事裝備等。
本書從社會大背景、歷史與文化和科學實驗與技術邏輯等角度出發(fā),深入研究了中國古代的錢幣史、冶金史和鑄造史。一,系統(tǒng)研究了中國古代的鑄錢工藝,勾勒出了中國古代鑄錢工藝的發(fā)展脈絡和工藝演變;論述了疊鑄工藝和翻砂工藝皆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誕生于中國古代的鑄錢業(yè),是我國先民在平復一年、日如一日的大規(guī)模錢幣鑄造的實踐中發(fā)明的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