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起源于古代歌謠,得名于聯(lián)句。唐代的七言絕句發(fā)展至頂峰,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有名作傳世。全書按年代排序,選擇唐人七絕詩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絕160余首,將相類相近的絕句疊放在主題絕句之后講解,連類而及,穿插賞析,故給人以深刻印象;其鑒賞則逐幽探微,深入淺出。作者新穎別致的審美眼光和連類而及的評析方法不僅
本書旨在對晚唐詩人兼詩論家司空圖的詩學思想與重要命題作追根溯源的考論。全書選取了司空圖的幾個重要的代表性詩學命題,如“詩貫六義”說、“思與境偕”說、“象外之象”說、“韻味”說等,以之統(tǒng)率司空圖的整體詩學思想。通過對上述幾個詩學命題的具體語境與淵源進行考述,以點帶面,追溯其詩學淵源,并聯(lián)系其唐詩歌史觀,較深入、細致、系統(tǒng)
本書收錄作家文瀾珊近年來所撰寫的81篇詩詞鑒賞和品評文章。全書精選蘇軾、李清照、岳飛、陶淵明等25位詩人的詩詞作品進行生動解讀,作者用文學化的語言將每一首詩詞進行拆解賞析,娓娓道來,頗為有趣。所選作品鑒賞的標準為經(jīng)典、傳誦廣泛、具有一定代表性、文學價值高,每篇均按照原詩、解讀、品鑒三部分進行賞析。其中,蘇軾的《龍尾硯歌
本書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湖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混合式一流課程“唐詩宋詞精讀”的配套教材,亦可為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專業(yè)中文方向學生使用。在內(nèi)容上,本書以唐詩宋詞的流變史作為框架,選取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詞人的經(jīng)典作品進行專題解讀,探尋其創(chuàng)作脈理。在結構上,主要以歷史時段為線索,呈現(xiàn)詩詞流變分期與派別,進而呈現(xiàn)詩人、詞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FZWB077)。本書透過籠罩宋代詩壇并影響后世深遠的幾大文藝課題,抉發(fā)其中蘊含的文藝理念及創(chuàng)作技巧,以作品結合美學和文學史的演進,綜合而全面地探討宋代詩學之深度內(nèi)涵。本書以詮釋關鍵課題為“經(jīng)”,以解析作品與文藝思想的內(nèi)容為“緯”,從作品解讀開始,深度解析作用于其間的創(chuàng)作手
書“藝術與設計學科博士文叢”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科建設工程的重要內(nèi)容,是藝術設計院校加強學科建設、增進學術積累、提升內(nèi)涵品質、傳承文脈賡續(xù)的重要舉措。書稿探究的是一部成書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紅學論著《紅樓夢論稿》。作者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熏陶,以堅實的理論根基為前提,將唯物史觀的社會-歷史
古人所謂“七古”,除了真正的七古詩外,還籠統(tǒng)地包含了七言轉韻律體、七言一韻新體、七言拗體三大類。有鑒于此,本書特將以上四類研究對象合稱為“傳統(tǒng)七古”,而有別于“真正的七古”。本書大量運用統(tǒng)計分析和羅列舉證兩種方法,對傳統(tǒng)七古的體制及其演變進行了全面而系統(tǒng)的觀照,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考察每一種體制要素的分類、發(fā)
本書以1981年至2020年間作家王安憶在法語世界的翻譯和接受情況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比較文學和接受理論的研究視角,分析新時期以來王安憶作品走向法語世界的完整軌跡。本書分為上下兩部。上部梳理四十年間中法兩國圍繞王安憶展開的一系列譯事活動,討論出發(fā)語文化主動輸出與目的語文化主動發(fā)掘兩種模式下,譯介行為的不同形態(tài)和得失區(qū)別,
《元曲選》的出現(xiàn)是明代戲劇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坐標。本書跳出對臧懋循編改《元曲選》之功過的傳統(tǒng)評判,聚焦《元曲選》成為最成功且影響最大的元雜劇選本的原因及意義,從上下場提示等諸多方面討論深受明代中晚期戲曲理論及舞臺表演藝術影響的臧懋循對元雜劇進行的文本重塑,及其對中國戲曲“戲劇化”進程的反映。
《生活就是哈哈哈》是青年作家大橘貓聯(lián)合高人氣漫畫家姑蘇阿焦傾心編選的、送給困惑、迷茫和焦慮年輕人生活的解壓自救指南,共收錄238條文字以及多幅溫暖治愈的插畫,內(nèi)容涵蓋老子、莊子、陶淵明、王維、白居易、蘇東坡、王陽明等對人生的感悟和見解,有名言、有詩歌,有偈子,有故事。文字短小精悍、好讀有趣,甚至一句話就能讓人心情豁然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