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苕溪詩卷》,縱30.3厘米,橫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故宮博物院藏。所書內容為米芾自撰詩,共六首五律。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記,后紙另有明李東陽跋。此卷書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時米芾三十八歲,正是書法走向成熟的時期。此卷用筆變化豐富,八面出鋒,提按起伏自然超逸,其結體取欹側之勢,字體微向左傾,于險勁中求
陸柬之文賦,全稱《唐陸柬之書陸機文賦卷》,無款,紙本墨跡卷,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這是一幅陸柬之用心寫的作品,因為《文賦》是陸機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而陸柬之又是陸機的后裔,所以陸柬之是以極其崇敬的心情來寫《文賦》的。據說陸柬之年輕時讀陸機《文賦》,極為傾心,想親筆書寫一篇,因怕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前賢名作,
與《自敘帖》《苦筍帖》等狂草書帖相比,《論書帖》代表著懷素草書的另一面目。此帖用筆瘦逸,結體嚴謹,章法整飭?v觀全篇,此帖運筆悠然自得,意氣平和,出規(guī)入矩,絕狂怪之形,尋其淵源,不越魏晉法度。其結構以平正恒定基調,疏密聚散之間,顯露出“端莊雜流麗,剛健寓婀娜”的風致。清初鑒藏家顧復在他所著的《平生壯觀》中,認為懷素《論
《蔡襄自書詩》,紙本,縱28.2厘米,橫221.2厘米,行書,73行,884字,F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卷尾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共13家題跋。鑒藏印記:“賈似道印”、“悅生”、“賈似道圖書子子孫孫永保之”、“武岳王圖書”、“管延枝引”、“梁清標印”、“焦林”及清嘉慶內府諸印。(北宋皇祐二年),蔡襄罷福建轉運使,召還汴京修
傳世王羲之《蘭亭序》摹本(神龍本)自元代郭天錫后,一般衍稱為馮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鋒、斷筆、結字、行墨,均精徵入神!恶T摹蘭亭序》卷,紙本,行書,縱24.5厘米,橫69.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卷前紙13行,行距較松,后紙15行,行距趨緊,然前后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優(yōu)于其它摹本。用筆俯仰反復,筆鋒
在中國書法史上流傳著“顛張狂素”的美談,其中“張”指的是唐代草書大家張旭,“素”即指懷素。由于懷素個性灑脫,草書絕妙,受到顏真卿等書家、詩人及名流貴卿的激賞,紛紛贈以詩文。大歷十二年(777),他摘錄部分贈詩和序,以狂草寫成此自敘帖卷。共126行,698字。此帖用細筆勁毫寫大字,筆畫圓轉遒逸,如曲折盤繞的鋼索,收筆出鋒
此帖系顏真卿著名行書三帖之一。顏真卿侄季明與其父杲卿于至德元年間殉安史之亂后,顏真卿于乾元年祭侄靈前,在極度悲憤中寫下此稿。稿為白麻紙本,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又改易三十四字,共二百六十八字。原本為行草墨跡,縱28.2厘米,橫72.3厘米,25行,共230字。真跡明時在吳廷家,后輾轉入清內府,現在臺灣省。在此帖真跡中
《爭座位帖》亦稱《論座帖》、《與郭仆射書》,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唐廣德二年顏真卿寫給定襄王郭英義的書信手稿,內容是爭論文武百官在朝廷宴會中的座次問題。行草書,傳有七紙,約64行古時!稜幾惶吩E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北宋長安安師文以真跡模勒刻石(此本被稱為“西安本”),因摹刻精妙且真跡失傳,好事者皆以該本為據輾轉翻
湖南圖書館藏有眾多歷史文化名人書信,部分書信書寫在精美的信箋之上。本書選取清代以來的歷史文化名人董誥、錢樾、陶澍、趙之謙、王先謙、吳昌碩等人書信近三百篇,按照書信撰者生平時代先后順序著錄,并標明箋譜的式樣,以便讀者閱讀欣賞。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1章!蹲T拭鲿赖陆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