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齋講堂是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持開設的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學科素養(yǎng)課程,邀請校內著名專家學者授課,他們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經驗,分別從學科架構、學術素養(yǎng)、學科前瞻和學科應用研究等方面,解讀學科奧妙,分享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生科學精神與學科素養(yǎng),為學生從事學術研究和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和借鑒,促進創(chuàng)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
《潘耒全集》比較全面地搜羅、整理、點校潘耒現(xiàn)存著作,分為《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別集》《遂初堂外集》《遂初堂集外詩文稿》《救狂砭語·救狂后語》《類音》《金石文字記補遺》八種;同時將散見于各種文獻中且未收入潘耒著述的詩文輯為《稼堂詩文輯補》二卷;將有關潘耒研究的文獻資料輯為《附錄》,細分為碑銘傳
章學誠(1738-1801),原名文鑣、文酕,字實齋,號少巖,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清代史學家、思想家,中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志學奠基人。章氏曾任國子監(jiān)典籍,兼通文史、地志、考據諸學,著作有《文史通義》《實齋文鈔》。他在主持保定蓮池書院期間,全面、切實地課授實學,拓展了蓮池書院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視野,引導學生重新關注現(xiàn)
象春出身于明清時期山左地區(qū)著名的世家大族新城王氏家族,是該家族中詩歌成就頗高的重要詩人,也是公認的晚明山左詩壇巨擘。他著述頗豐,但除了《齊音》有整理本之外,像他的重要詩集《問山亭詩》并未進行整理。而像《李杜詩評》,則一度被認為是已經亡佚的作品。本書擬對王象春詩文集及其他作品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點校整理,在彌補王象春研究資料不
本書對清代張象津的《白云山房詩集》(3卷)《白云山房文集》(6卷)及《考工釋車》(1卷)《離騷經章句義疏》(1卷)《等韻簡明指掌圖》(1卷)等進行點校整理,前言介紹張象津的生平、著述及貢獻,書后附錄《張象津生平簡表》。張象津出生于書香世家,學識淵博!栋自粕椒考肥珍浽娮266首,其作品不同流俗,頗具特色,是研究文學史
本書屬于中華譯學館?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叢書,本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前言、代表性譯文和譯事年表。前言包括李善蘭生平介紹、李善蘭翻譯思想、對李善蘭譯作的研究、代表性譯文的擇選標準、對所選譯文的介紹與研究等。第二部分為李善蘭代表性譯文。第三部分為李善蘭譯事年表,把李善蘭所有的翻譯實踐活動按時間順序排列,包括年代與發(fā)表渠
清代咸、同、光年間,廬州府人才鵲起,除李鴻章外,武有劉銘傳、張樹聲等淮軍將領群起于草莽,文有朱景昭、徐子苓、王尚辰等以合肥(或廬陽、廬州)“三怪”蜚聲于士林。本書即《無夢軒遺書》,由其孫朱家珂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刊印,全書共9卷,包括《讀詩劄記》一卷、《讀春秋劄記》一卷、《左傳杜注摘謬》一卷、《讀莊劄記》一卷、《
《愚齋存稿》是晚清洋務運動主將盛宣懷新政事業(yè)的思想與實踐的重要文獻史料,涉及政治、外交、實業(yè)、教育、民政等方面。全書100卷,補遺12卷。收錄1896-1911年盛宣懷遺稿中的奏稿、電奏稿和電稿,其中奏議稿20卷、電奏稿3卷、電稿77卷。卷首為愚齋遺像1幅,神道碑、墓志銘、行述各1篇及序6篇,卷末附有碑文5篇,呂景端跋
《嘉興郭氏遺稿》的主要內容取自于清人郭照(道光至光緒年間)的原初手稿本,原是嘉興鄉(xiāng)賢倪禹功先生的舊藏。郭氏遺稿,內容詳實眾多,大致分厘為:詩稿、題畫詩、跋文、器銘、信札、游記、日記等類。郭照詩文著作有《聽鷗閑館詩稿》《曉樓吟草》《靜寄齋詩稿》《隱吾草堂集》等,今一并稱作《嘉興郭氏遺稿》,不再單行分列。嘉興圖書館藏有郭照
本書是深圳博物館編寫的集部善本圖錄,收錄深圳博物館藏中國古代集部文獻中的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曲和文學評論等著作,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類,挑選欣賞和閱讀價值較高的善本九十余種予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