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學》一書,綜合體現了清代學者汪中的學術成就,如關于經學者有《春秋左氏釋疑》《周禮征文》《周公居東證》等文,關于小學者有《釋闕》《釋童》《釋三九》等文,關于諸子學有《墨子序》《墨子后序》《荀卿子通論》等文,皆博學深思、獨具卓見之作。而《哀鹽船文》《廣陵對》《黃鶴樓銘》等篇,則代表了他的文學成就。此次校點,以《四部叢刊
《國學指導二種》是梁啟超先生《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兩部指導年輕人如何閱讀國學經典的作品的匯編。《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為1923年春,《清華周刊》記者向梁啟超先生約稿,并“督責甚急”,先生“竭三日之力”完成。書稿從“修養(yǎng)應用及思想史關系書類”“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韻文書類”“小學書及文法
《國學常識》是曹伯韓先生寫給大眾的國學入門書,共包括142個常識點,全書以單篇短小的篇幅、淺明可親的文字,梳理了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古物、書籍、經學、史地、諸子、佛學、理學、詩賦詞曲、散文駢文、小說戲曲、科學藝術等國學精粹,將其源流、演變過程及代表性觀點一一呈現,是一部普及國學常識的經典之作?梢哉f,雖是小書,但知識量
《群經概論》是范文瀾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933年10月由北平樸社出版。全書分為十三章。第一章為“經名數及正義”,第二章以下分別講述易、尚書、詩、周禮、樂、儀禮、禮記、春秋及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故名為“群經”。書名“概論”,但并不是概括的評論,而是對諸經的性質、內容、篇目、存逸、真?zhèn)渭跋嚓P諸問題,分別作深入而具
《經學通論》分“論經學之范圍、性質及治經之途徑”“論經文”“論經學流變”“論今古學”“論唐修五經正義以前之經學”“論宋元明經學”“論清代經學”“論讀易”“論讀尚書”“論讀詩”“論讀三禮”“論讀三傳”十二篇,說明經學之性質與后來經學之途徑,提出整理過去經學之方法,對各時各派經學從其長處予以說明!吨T子概論》分孔子、孟子、
本教材系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進行編寫,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弘揚和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本教材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為“國學常識二十講”,中編為“經典導讀十二部”,下編為“詩文背誦二百篇”。上編“國學常識二十講”部分,分經、史、子、集對國學四部的數十個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旨在以線串珠,或溫故舊題,或探求新知,
本書為《浙學未刊稿叢編》(第一輯)所收圖書的圖錄,每種書選卷端或序跋頁。選目主要原則為:國家和省珍貴古籍優(yōu)先選入原則,將第一批至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中浙江圖書館藏未刊印過的稿抄本全部選入,解決珍貴古籍看書難的問題,完善名錄保護制度;優(yōu)先選入國家珍貴名錄所收人物的其他著述,圖錄與影印書、書志相結合,方便學界研究使用。
《溫嶺叢書》是由溫嶺市文廣旅局投資并策劃實施的一套溫嶺市古籍全集,幾乎囊括了溫嶺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作品。本叢書為普及本,簡體橫排,總計約360萬字,邀請當代學者點校。該書為《溫嶺叢書》第四輯第六種,主要包括《謝省集補遺》二卷,《謝鐸集補遺》,《林承妥集》(萬和編),江左《江左集》(適閩詩草),《李標時集補遺》(枝談集),
《溫嶺叢書》是由溫嶺市文廣旅局投資并策劃實施的一套溫嶺市古籍全集,幾乎囊括了溫嶺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作品。本叢書為普及本,簡體橫排,邀請當代學者點校。本書為《溫嶺叢書》第四輯第四種,收錄了七位作者的作品,主要包括陳逸的《梅樵詩鈔》,毛濟美的《尺園詩文抄》32卷,劉鏡秋的《花隱家庭詩史》,趙枚的《忙隱詩文集》,趙模的《復庵詩
《溫嶺叢書》是由溫嶺市文廣旅局投資并策劃實施的一套溫嶺市古籍全集,幾乎囊括了溫嶺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作品。本叢書為普及本,簡體橫排,總計約360萬字,邀請當代學者進行點校整理!稖貛X叢書》第卅六冊為《溫嶺叢書》第四輯第五種,主要包括陳應辰《存逸錄》,李成經編《方城遺獻》8卷,《續(xù)刻》2帙,黃濬編《陰騭文章句》《國朝閨秀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