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人民日報》9月14日至10月8日頭版登載的“新思想從實踐中產生”系列報道結集而成,一共14篇重磅文章。這組文章通過30多名記者,行程數萬里,采訪百余人,從貧困鄉(xiāng)村到繁華城市,從黃土高原到山水江南,從國內到國外,再現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各地孜孜不倦的實踐和探索,從中可以感受到新思想豐厚的
《一渠丹水寫精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與南陽》選取的都是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和移民搬遷中的真實事件、真實人物、真實事跡,既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又有很強的文學性和可讀性。許多事件和人物,在過去的新聞報道中都曾見到過。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有幸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移民搬遷的參與者,許多事件我們都是親歷者,許多人物我們都接觸過。但此
報告文學《他們從這里走來》,是對海淀區(qū)工會系統(tǒng)多年來涌現出的先進代表人物的薈萃。本書從中甄選16位來自海淀區(qū)工會系統(tǒng)的全國勞模,以報告文學的形式介紹他們的事跡,弘揚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向社會傳播正能量。
馬克思恩格斯不是專門的文藝理論家,但他們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經典論著,有大量關于文學藝術的論述,有對文學藝術實踐精細而深入的馬克思主義的分析,蘊含和集中體現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原理,是一百多年來蓬勃發(fā)展、興旺發(fā)達的包括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論在內的全球馬克思主義文論的起點、本源和基礎。因此,我們要在文藝
“央企楷!笔侵醒肫髽I(yè)廣大干部職工的杰出代表,他們當中有研發(fā)和試水前沿科技的很好創(chuàng)新團隊,有國家重點工程的科技領軍人才,有扎根基層一線的大國能工巧匠,有履行國家戰(zhàn)略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先鋒模范人物;在中央企業(yè)落實國家重大戰(zhàn)略、推進重大工程、完成重大項目以及履行社會責任中,他們信仰堅定、忠于職守,砥勵奮進、勇于擔當,弘揚正氣
“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是北京歷史上的重大生態(tài)工程。從2012年開始,經過5年時間,工程勝利完工。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國家林業(yè)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聯合發(fā)布了《北京平原造林工程成效綜合評價研究報告》指出:以北京市六環(huán)路兩側、城鄉(xiāng)結合部重點村拆遷騰退綠化為重心,以及重點河流道路兩側、航空走廊和機場周邊、南水北調干線兩側重要功能
這本書不是留學指南,也不是“金字塔尖”的成功人士的勵志指導,只是一群新時代留學生的訴說,講述光環(huán)和非議之外的真實留學生活,關注心理成長,探求留學的真正意義,告訴想要出去闖闖的人,你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
20世紀50年代,14萬轉業(yè)官兵開赴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葦塘天低昂,雪飛揚,風癲狂的北大荒,為饑餓的共和國向地球開戰(zhàn),向荒原要糧。60年代,全國1700多萬知青上山下鄉(xiāng),54萬知青來到北大荒。到了70年代末,95.5%的知青返城了,80萬知青留了下來,其中有兩萬來人留在北大荒,被稱之為留守北大荒的知青。 今年正值
在瓷都景德鎮(zhèn),除了熟稔傳統(tǒng)技藝的老師傅,還有這樣一群做陶瓷的年輕人。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或在師徒傳承下從練泥、拉坯開始磨練技藝,或遠赴海外駐場、參展,接受藝術與設計專業(yè)訓練。對他們來說,泥土是聆聽的對象,是表達的媒介,更是美本身。他們懷著熱忱投身其中,在傳統(tǒng)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手藝與工業(yè)的交匯碰撞中,摸索著將陶瓷之美融
這是一部記錄1978年前后改革巨變時農村社會生產、生活等演變的紀實作品。本書以一個農村親歷者的身份,以工農城鄉(xiāng)關系的變遷作為觀察改革開放40年變革與發(fā)展的主線,描繪了改革巨變發(fā)生前后農村社會生產、生活以及教育方面的辛苦與快樂,體悟40年巨變所帶來的得與失。本書所描繪的1978年前后的農村社會場景,堪稱一幅農村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