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中國近代城市化和城市社會分層研究入手,以近代華北地區(qū)的北京(1928—1945年稱北平)、天津、濟南、保定、太原、鄭州等中心城市為研究對象,對長期以來未引起學界重視的城市下層社會進行總體性研究。對近代華北城市下層社會的成因、生存狀況、特征及其對城市社會變遷的影響進行闡釋和分析。
《多爾袞攝政日記》起于五月二十九日,止于七月初九日,為順治二年(1645)事,涉及清初政治舉措,如剃發(fā)令、蠲免錢糧、優(yōu)待明朝宗室、進剿張獻忠等,還涉及很多明朝降清的官員,如洪承疇、馮銓等!端镜缆毭麅浴钒凑债敃r全國政區(qū)設置,分為北直、山東等共13個地方。每司、道銜名下,皆注某年某月升授、改授或降授字樣。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中國和近代早期歐洲的發(fā)展在很多方面有著相似性。為什么歐洲在發(fā)展中形成了一個多國平衡的局面,而中國卻走向了統(tǒng)一。本書通過比較東西方兩個相似歷史時段,即秦國統(tǒng)一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和拿破侖征服歐洲失敗前的時期,提出了一個關于世界政治的動態(tài)理論,分別利用古代中國和近代早期歐洲的歷史檢驗了動態(tài)理論,集中關注了該理論對
本書《科舉學論叢(2018第1輯)》是由上海市嘉定區(qū)文廣局主管、上海嘉定博物館與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辦的科舉研究學術輯刊。以古代科舉史為研究對象,內(nèi)設斷代科舉、臺灣科舉、科舉文化、科舉學家訪談、科舉學動態(tài)等常設欄目和專題欄目,研究內(nèi)容主要有科舉史史料研究、相關文物研究、科舉制度研究、科舉史相關人物研究、科舉文化研究等
清陳熾撰。本書縱論中外古今政事,疾舊制之弊,言改革之宜。包含內(nèi)篇上下卷,外篇上下卷,前有宋育仁《序》,有名實、自強、四維、考績、例案、停捐、養(yǎng)廉、行取、鄉(xiāng)官、翰林、教養(yǎng)、水利、農(nóng)政、厘金、學校、太學、書院、章膚、三品、河防、海口、圖籍、邊防、屯田、八旗、胥役、煙稅、保甲等篇。倡言核名實,明政刑,興教養(yǎng),設報館、辦學校、
新政、立憲與革命之間的互動關系錯綜復雜,使清末民初歷史構成一幅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歷史的多樣性不能化約為單一的線條。要清晰地敘述這段歷史,如果在考察革命史的同時,能夠關注新政與立憲的歷史,尤其是能夠揭示新政、立憲與革命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那么,這樣的歷史認識將會更加全面系統(tǒng),也更加接近歷史的真實。作者本著這一訴求,對清
本書以清代學人游慕的興盛與清代學術的發(fā)達為主題,對清代學術史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探討。首先論述清代學人游幕的演變軌跡,勾畫其興衰的脈絡和特點。進而以對清代學術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或在清代幕府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標準,選擇了徐乾學、李光地、張伯行、盧見曾、朱筠、畢沅、謝啟昆、阮元、曾國藩、張之洞等十四個重要學人幕府從事個案研
本書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論》(陜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的修訂版上冊。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唯物史觀的立場和方法探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規(guī)則和運行機制,全面論證了古代皇帝制度的形成和演變的歷程,介紹了與皇帝制度相關的太子制度和太后制度等內(nèi)容,分析了皇帝制度的運作方式及其與官僚制度的關系;論證了古代中央政府從世
薩孟武所著《中國社會政治史》全書共四卷,本書為第二卷。全書縱論中國各朝之興亡得失,除考據(jù)政治制度外,更引用社會、經(jīng)濟、思想等各層面的相關資料,以評析這些層面的變動如何與政治制度相互影響,其后甚至成為朝代更迭的因素。決定歷史演進的條件,往往是交互影響的,其中較明顯的莫過于政治與社會兩方面。書中除了詳述宮中、府中權力的轉移
這本書是朱寶昌先生的代表作,收有朱先生論文11篇。朱先生國學根底深厚,一向認為在中國文、史、哲不分家,沒有哪個哲學與文學方面有成就的專家學者而不懂歷史的。改革開放后著成的這部《先秦學術風貌與秦漢政治》一書,薈萃了朱先生研究先秦兩漢學術史和政治史的精華。其中*能表現(xiàn)先生史學觀點的當屬《論西漢文景之治和先秦黃老思想》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