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家彼得》是麥克尤恩寫給孩子的一本書,講的是一個十歲男孩彼得所做的白日夢。在英美兩國,《夢想家彼得》都是以帶插圖的童書形式出版,而在許多別的國家,是以較為嚴肅的供成年人閱讀的形式出版。正如作者本人在序言中所說,我們之所以喜歡兒童書,是因為我們的孩子讀這些書時的快樂,這跟文學(xué)關(guān)系少一點,而跟愛關(guān)系多一點。麥克尤恩在寫作及為他的孩子大聲朗讀《夢想家彼得》時,他開始覺得忘了偉大的兒童文學(xué)傳統(tǒng),為成年人寫本關(guān)于兒童的書,用的是兒童也能理解的語言,這樣也許更好。他希望它的主題——想象力本身——對那些拿起一本書的人來說,都有所參與。
1、 國內(nèi)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專家任溶溶、梅子涵、彭懿等聯(lián)袂推薦
2、本書插畫出自兩位插畫師之手:其中之一是安東尼�6�1布朗(Anthony Browne 1946- ),2000年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被英國《衛(wèi)報》譽為“天才”的超現(xiàn)實畫家;另一位是旅美中國自由插畫師嘉樹,曾榮獲2014年度AOI世界插畫新星獎,作品多次入選插畫設(shè)計年鑒Society of Illustrators、American Illustration等。兩位插畫師對彼得的七個“白日夢”的詮釋,相信會帶給小讀者和大讀者全然不同的奇妙感受。
序
《夢想家彼得》的每一章寫完后,我都會大聲讀給我的孩子們聽,這樣做說起來很簡單:他們聽到了我們所稱的“彼得故事”的最新一段,我則得到一些編輯方面的有用評論。反過來,這種愉快的、幾乎是儀式般的交流也影響了寫作本身,也就是我變得比通常更注意大人講述每個句子的聲音,這個大人并不是或者并不簡單地說就是我。我獨自在書房里,代表這個想象出來的大人向一個想象出來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我的,或者說,不僅僅是我的哪個孩子)大聲朗讀。聽和講,我在這兩方面都想取悅他們。
我以前覺得我本能地了解兒童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得有個好故事,一個能讓人產(chǎn)生共鳴的主人公,有壞蛋可以,但并非始終都有,因為寫壞蛋太簡單化了;開頭明晰,中間有曲折,結(jié)尾叫人滿意,但并不是每次都皆大歡喜。我們都喜歡睡前故事這一概念——嘴里剛剛帶上薄荷味的氣息,充滿信任的大眼睛,給干凈被褥加溫的熱水瓶,靜靜的彩虹——誰不愿意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這樣一幕?但是成年人真的喜歡兒童文學(xué)嗎?我一直認為這種熱情有點過于渲染了,甚至是太急切了!啊堆嘧雍望W鵡》?比阿特麗克斯.波特?這些書棒極了!”我們真的這樣想嗎?真的仍然喜歡讀,還是我們在為失去的、幾乎忘掉了的自己說話,并為了那個自己而留著這些話?上一次你獨自縮著身子拿了本《瑞士家庭羅賓遜》看,究竟是什么時候的事了?
我們之所以喜歡童書,是因為我們的孩子讀這些書時的快樂,這跟文學(xué)關(guān)系少一點,而跟愛關(guān)系多一點。在寫作和大聲朗讀《夢想家彼得》的初期,我開始覺得這樣做也許更好:忘了我們偉大的兒童文學(xué)傳統(tǒng),為成年人寫本關(guān)于兒童的書,用的是兒童也能理解的語言。在有了海明威和卡爾維諾的世紀,簡單的文字未必會讓深層次的讀者望而卻步。我希望它的主題——想象力本身——對那些拿起一本書的人來說,都有所參與。與此類似,在所有文學(xué)作品中,都存在變形這個主題,幾乎成了種執(zhí)迷。在英美兩國,《夢想家彼得》是以帶插圖的童書形式出版,而在許多別的國家,是以較為嚴肅的供成年人閱讀的書本形式出版。以前有過一種傳統(tǒng),作者把自己的書獻給命運,很像父母送一個孩子踏入世界:“去吧,小書……”到頭來,這一本很可能會寄身于兒童藏書處的一個角落安靜度日,要么湮沒無聞,但是就目前來說,我仍然希望它也許能給每個地方的人都帶來愉悅。
伊恩.麥克尤恩
1995
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 1948- ),英國當代著名作家。1976年以處女作短篇小說集《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成名,并獲當年毛姆獎。此后佳作不斷,迄今已出版十幾部既暢銷又獲好評的小說,其中《阿姆斯特丹》獲布克獎,《時間中的孩子》獲惠特布萊德獎,《贖罪》獲全美書評人協(xié)會獎。近年來,隨著麥克尤恩在主流文學(xué)圈獲得越來越高的評價,在圖書市場上創(chuàng)造越來越可觀的銷售記錄,他已經(jīng)被公認為英國的“國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經(jīng)成為當今英語文壇“奇跡”的同義詞。
序..................................001
彼得其人............................003
第一章 玩具娃娃.....................019
第二章 貓...........................043
第三章 消失膏.......................071
第四章 霸王 ........................089
第五章 竊賊.........................111
第六章 寶寶 ........................136
第七章 成年人 ......................161
彼得其人
彼得.福瓊十歲時,大人們有時候會跟他說,他是個“麻煩的”孩子,彼得一直不明白他們是什么意思,他根本沒覺得有什么麻煩。他又沒有把牛奶瓶往院墻上摔,或者把番茄醬往頭上抹裝作流血,或者用劍砍奶奶的腳踝,盡管有時候他想過做這些事。除了所有蔬菜(不包括土豆)、魚、雞蛋和干酪,沒有什么他不吃的。和他認識的不管是誰比起來,他并沒有更愛吵鬧、更臟或者更笨。他的名字好讀好拼,他臉色蒼白,長雀斑,很容易記住他那張臉。他跟所有別的孩子一樣,天天去上學(xué),也從來沒有覺得這有什么了不起。他只是對妹妹很差勁,妹妹對他也是彼此彼此。警察從來沒敲過他家的門,想把他抓走。穿著白大褂的醫(yī)生從來沒有提出要把他帶走關(guān)進瘋?cè)嗽。就彼得來說,他真的挺省事。他有什么難搞的呢?
直到彼得自己長大成人后好多年,才終于明白過來。他們覺得他難搞,因為他很是寡言少語,那樣子好像讓別人不放心。還有個問題,是他喜歡一個人待著,當然不是一直這樣,甚至也不是每天,可是多數(shù)時候,他喜歡去睡房或者公園里待一個小時。他喜歡自個兒待著,想事情。
對了,大人們愛覺得他們知道一個十歲孩子的腦袋里在想什么,其實如果不告訴別人,就不可能知道誰在想什么。夏天時的下午,人們會看到彼得仰面躺著,嘴里嚼著一根草,盯著天空看!氨说,彼得!你在想什么?”他們喊他,彼得會一驚之下坐起來。“哦,沒什么,什么也沒有!贝笕藗冎浪穷w腦袋里在想東西,可是他們聽不到,看不到,也感覺不到。他們沒法讓彼得停下來,因為他們不知道他腦袋里在琢磨什么。他有可能在放火燒學(xué)校,或者把妹妹喂給鱷魚吃,然后乘熱氣球逃跑,可是他們看到的,只是個一眼不眨盯著天空看的男孩,一個你喊他名字,他也聽不到的男孩。
至于讓他一個人待著,大人們也不是很喜歡那樣,他們甚至不喜歡讓別的大人一個人待著。你加入他們的話,他們就能看出你在干嗎,他們干嗎,你也干嗎。你不加入不行,否則會讓大家都掃興。彼得不這么看。加入這件事本身挺好的,沒問題,可是已經(jīng)是加入得太厲害了。他認為事實上,如果人們在加入和讓別人加入這種事情上少花點時間,每天一個人待著花一點點時間想想自己是誰,或者他們有可能是什么人,世界將會是個更快樂的地方,也許永遠不會再有戰(zhàn)爭。